浙江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試實戰訓練試題及答案發表時間:2018-04-23 00:00作者:寧波明日專修學校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強調了( ) A.科學技術是現代社會生產力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B.科學技術可以直接實現對自然界的改造 C.科學技術可以取代勞動者的作用 D.科學技術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力中的最活躍、最先進的因素 答案:A 2.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3.在近代中國,首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 ) A.《民報》發刊詞 B.興中會誓詞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答案:D 4.在革命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聯盟是( ) A.工農聯盟 B.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聯盟 C.勞動者同非勞動者的聯盟 D.被剝削者同剝削者的聯盟 答案:A 5.毛澤東指出,解決中國一切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根據是( ) A.正確分析中國社會的階級狀況 B.正確分析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 C.認清中國社會的特殊國情 D.認清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答案:C 6.黨提出把工作重點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會議是( ) A.八七會議 B.中共六大 C.七屆二中全會 D.十二月會議 答案:C 7.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國體”是( ) A.無產階級專政 B.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 C.資產階級專政 D.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 答案:D 8.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中被選舉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毛澤東 B.劉少奇 C.董必武 D.周恩來 答案:A 9.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指出我國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屬于( ) A.敵我矛盾 B.對抗性矛盾 C.人民內部矛盾 D.無法調和的矛盾 答案:C 10.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中建立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于( ) A.新民主主義性質 B.社會主義萌芽性質 C.半社會主義性質 D.社會主義性質 答案:C[OT_page] 11.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社會實踐基礎是( ) A.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B.經濟特區建設 C.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改革開放和經濟特區建設 答案:C 12.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使市場( ) A.調節整個社會的生產和流通一 B.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C.在流通領域發揮作用 D.自發地調節社會總量平衡 答案:B 1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 A.改革開放 B.以人為本 C.民主法治 D.科學發展 答案:B 14.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 A.加強黨的建設 B.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C.始終做到“三個代表” 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答案:C 15.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是( ) A.最終廢除商品和貨幣關系 B.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C.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D.實現收入的公平分配 答案:B 16.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 ) A.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 B.實現共同富裕 C.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D.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答案:C 17.黨的十六大提出了( ) A.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目標 B.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奮斗目標 C.社會主義小康水平的奮斗目標 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答案:D 1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的確立是依靠( ) A.限制其他經濟的發展 B.憑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經濟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勢 D.依靠產業政策扶持 答案:C 19.決定我國現階段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產力水平低而且發展不平衡 B.人口多,就業壓力大 C.科技落后,資金短缺 D.市場經濟的存在 答案:A 20.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被確立下來是在( ) A.黨的十四大 B.黨的十五大 C.黨的十三大 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答案:B[OT_page] 2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取決于( ) A.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教育科學文化的發展 D.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鞏固與發展 答案:A 22.堅持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應該是( ) A.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 B.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C.和平友好,真正不結盟 D.擴大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答案:A 23.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其顯著特點是( ) A.技術引進從重視硬件發展到重視軟件 B.從興辦經濟特區發展到開放沿海港Ll城市 C.從吸收利用外資發展到國際勞務合作與跨國經營 D.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D 24.臺灣問題的本質是( ) A.中國的內政問題 B.中國同美國的關系問題 C.中國同英國的關系問題 D.中國同日本的關系問題 答案:A 2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的力量是( ) A.工人、農民和私營企業主 B.工人、農民和個體勞動者 C.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 D.工人、知識分子和個體勞動者 答案:C 26.唯物主義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是( )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問題 C.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問題 D.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 答案:B 27.在物質和意識關系的問題上,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是( ) A.否認意識對物質的決定作用 B.夸大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C.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D.夸大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答案:C 28.唯物辯證法強調,發展的實質是( ) A.事物的永恒運動 B.事物不斷完善和不斷前進 C.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D.事物的質變和飛躍 答案:C 29.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會導致( ) 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不變論 D.相對主義詭辯論 答案:D 30.事物發展的必然性產生于( ) A.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 B.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客觀聯系 C.事物內部所包含的肯定方面 D.事物自身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答案:A[OT_page] 31.在認識活動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是( ) A.滿足和被滿足的關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 C.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 D.觀賞和被觀賞的關系 答案:B 32.感覺、知覺和表象,這是( ) A.反映論的三種形式 B.意識的三種形式 C.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D.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答案:C 33.下列不屬于生產力實體性要素的是( ) A.勞動者 B.勞動資料 C.勞動對象 D.科學技術 答案:D 34.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這一范疇是指( ) A.推動社會進步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 B.一切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們的總和 C.一切被剝削和被壓迫的人們的總和 D.所有從事生產勞動實踐活動的人們的總和 答案:A 35.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 )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關系 C.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D.本質和現象的關系 答案:C 36.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主辦的2016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日前在( )啟動。該活動將在全國各高校大學生中發現一批優秀大學生榜樣,為當代大學生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自強自立典型。 A.廣東 B.天津 C.上海 D.北京 答案:D 37.6月30日,國資委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19.2萬億元、所有者權益40.1萬億元,分別為2012年的()和();其中,中央企業資產總額47.6萬億元、所有者權益15.9萬億元,均為2012年的1.3倍。截至2015年底,中央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67.7%。 A.1.5倍,1.4倍 B.1.4倍,1.5倍 C.1.5倍,1.6倍 D.1.7倍,1.4倍 答案:A 38.自7月1日起,法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厚度小于50微米的一次性塑料袋。超市能夠提供的是厚度超50微米、可重新使用的塑料袋,以及用紙、布或可降解材料等做成的購物袋。而從2017年1月1日起,一次性塑料袋的禁令將擴大到法國國內所有銷售網點,其中包括用于水果、蔬菜以及奶酪包裝的不同厚度的塑料袋。到2020年,除了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外,所有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具都將被禁止使用。 A.2035 B.2025 C.2030 D.2020 答案:D 39.( )7月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好發展預期,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 A.習近平 B.李克強 C.張德江 D.劉云山 答案:A 40.( )7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各地各部門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通過改革完善制度提高公共資金績效;聽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廣情況匯報,推動更有效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A.習近平 B.李克強 C.張德江 D.劉云山 答案:B[OT_page]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 答案:錯誤。 (1)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有兩類性質不同的矛盾,這就是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敵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對立基礎上的矛盾,是對抗性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礎上的矛盾,屬于非對抗性矛盾。 (2)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斗爭基本結束.人民內部矛盾突出起來,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當然,敵我矛盾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必須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42.反映論是機械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 答案:錯誤。 (1)所謂反映論就是認為客觀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2)一切唯物主義都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堅持反映論的根本原則,不能把反映論歸結為機械唯物主義認識論。 (3)機械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缺陷不在于堅持反映論,而在于不懂得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離開了辯證法談認識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實踐和辯證法引入認識論,成為能動的反映論,而同舊唯物主義機械反映論相區別。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 43.簡述“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答案:(1)這是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基本內容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耍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 (2)土地革命是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沒的基礎,武裝斗爭是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的保障.根據地建設是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存在和發展的戰略依托。 (3)三者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成為毛澤東關于農村包圍城市中國革命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4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是什么? 答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體現.是解決“農”問題的新理念.是實現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進一步促進農村城市化的新舉措。黨巾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清、管理民主。這個總要求是一個有機整體,既包括發展農村生產力,義包括調整完善農村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統一的要求。 45.簡述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及其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關系。 答案:(1)黨的思想路線是指導實際工作的認識路線,其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 (2)馬克思主義}人識論是關于人類認識的產生、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3)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是統一的。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和具體體現。 四、論述題:46小題,共20分。 46.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答案:(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的內容。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一的整體。 (2)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首先.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為公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其次.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全圍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動力。再次.以愛圍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是社會{義核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培養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最后,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榮辱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特征.昭示了人們無論住社會主義思想觀念如何多樣、多變的情況下,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必須是十分明確的.是不能動搖的。這對_r.把握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礎、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更多考試試題、模擬題、歷年真題可進入我們 寧波鄞州明日專修學校 http://www.nbmrxx.com,進行了解。關注寧波鄞州明日專修學校,讓您在學歷路上不走彎路。 相關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