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成人高考高起專史地模擬試題

發表時間:2018-04-23 00:00作者:寧波明日專修學校

第Ⅰ卷(選擇題共8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是( )

  A.楚國

  B.齊國

  C.韓國

  D.秦國

  2.下列史實發生的時間順序是( )

  ①巨鹿之戰 ②官渡之戰 ③淝水之戰 ④赤壁之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3.雕版印刷術發明于( )

  A.漢代

  B.隋唐

  C.宋代

  D.晉代

  4.南宋的首都是( )

  A.洛陽

  B.開封

  C.臨安

  D.建康

  5.關漢卿的劇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

  A.《釵頭鳳》

  B.《明月幾時有》

  C.《赤壁懷古》

  D.《竇娥冤》

  6.以下關于明朝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強化丞相制度,削奪六部權力

  B.設立東廠等特務機構

  C.制定《大明律》加強法治

  D.科舉制試題范圍為“四書五經”

  7.建立“八旗制度”的是( )

  A.皇太極

  B.努爾哈赤

  C.康熙皇帝

  D.乾隆皇帝

  8.舉世聞名的圓明園首次被外國侵略者洗劫并焚毀,發生在( )

  A.鴉片戰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C.甲午中日戰爭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

  9.與以往的農****動相比,太平天國新的時代特點表現在( )

  ①運動的規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的同時反侵略 ③提出平均主義思想 ④《資政新篇》的資本主義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關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下列評述正確的是( )

  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階級基礎

  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思想基礎

  ③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組織基礎

  ④共產國際的幫助,則加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中共二大制定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內容包括( )

  ①****軍閥 ②****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 ③實現共產主義 ④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

  A.中共發表《八一宣言》

  B.瓦窯堡會議的召開

  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D.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

  13.1947年,******發動對山東和陜北的重點進攻。毛澤東總結我軍戰略時說:“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這里所說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進軍南京

  B.千里躍進大別山

  C.發動淮海戰役

  D.百萬雄師過大江

  14.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 )

  A.完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B.加強集中統一的計劃管理體制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鞏固社會主義經濟

  15.新航路開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

  B.《馬可·波羅行紀》的流傳

  C.歐洲商業危機的出現

  D.地圓說和羅盤針的應用

  16.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被****的國王是( )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四

  C.路易十六

  D.路易十八

  17.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階段指的是( )

  A.無產階級自覺的政治與經濟斗爭階段

  B.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入有科學革命理論指導的階段

  C.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階段

  D.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入暴力革命的階段

  18.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首先發源于美國,之后很快發展成世界性危機。這說明( )

  A.生產過剩是世界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國引領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C.工業化給世界各國帶來共同問題

  D.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

  1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參加國曾兩次與英美共同發表重要宣言或公告,這主要說明( )

  A.英美開始關注日本侵華問題

  B.中國取得與英美同等的國際地位

  C.中英美在對日作戰中需要相互支援

  D.英美把打敗日本作為首要戰略目標

  20.歐元是下列哪個地區性聯合體統一使用的貨幣( )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經濟互助委員會(“經互會”)

  C.歐洲共同體[OT_page]

  D.歐洲聯盟

  21.造成“獅身人面像”缺損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流侵蝕作用

  B.風化和風蝕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冰蝕作用

  22.地形等高線向低值方向凸出時,其地形區是( )

  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3.某地位于37°N,118°E,其所屬的陸地自然帶應是( )

  A.溫帶荒漠帶

  B.溫帶草原帶

  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4.廣西平果縣以豐富的鋁土資源為基礎,發展了氧化鋁工業,其發展的能源優勢是( )

  A.火電

  B.水電

  C.核電

  D.風能

  25.完全沒有熱帶雨林帶的大洲,正確的組合是( )

  A.亞洲和南極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

  C.非洲和大洋洲

  D.歐洲和南極洲

  26.秋分日時,我國的天氣狀況是( )

  A.北方大部分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進入伏旱季節

  C.全國大部分地區秋高氣爽

  D.快行冷鋒南下,易造成寒潮災害

  27.下列未參與海陸間循環的河湖是( )

  A.洞庭湖

  B.雅魯藏布江

  C.青海湖

  D.額爾齊斯河

  28.下列關于陸地和海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太平洋位于五個大洲之間

  B.亞洲直接瀕臨全球四大洋

  C.印度洋位于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

  D.地跨赤道南北的大洲共有三個

  29.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南北走向的山脈是( )

  A.大興安嶺

  B.橫斷山脈

  C.太行山

  D.賀蘭山

  30.下列各洲中,既在極圈之內又有赤道穿過的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亞洲

  31.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的根本措施是( )

  A.實施減少汽車尾氣的技術措施

  B.廣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環境

  C.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D.多建寬敞的道路

  32.現在我國三江平原已停止墾荒,主要原因是( )

  A.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B.三江平原土地日漸貧瘠,產出降低

  C.我國糧食生產已經過剩

  D.準備開發當地的石油資源,建立石油基地

  33.我國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的灌溉農業區是( )

  A.渭河平原

  B.寧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34.下列關于“南亞次大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所有南亞的國家

  B.包括印度半島和印度洋中的群島國家

  C.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直到印度洋的陸地部分

  D.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都是次大陸上的國家

  35.我國西北地區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的變化,自東向西表現不正確的是( )

  A.降水越來越少,至新疆西部最少

  B.植被覆蓋率越來越低

  C.草場的載畜量越來越低

  D.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影響越來越明顯

  36.下列地形區與其特點組合正確的一組是( )

  A.內蒙古高原——崎嶇

  B.云貴高原——雪山連綿

  C.四川盆地——多沙漠

  D.東北平原——黑土廣布

 37.對市場依賴性最大的工業部門是( )

  A.鋼鐵工業

  B.食品工業

  C.電力工業

  D.紡織工業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70分。

  38.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

  “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

  “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官獨立審判,不受上級官廳之干涉。” 回答:

  (1)這部憲法體現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哪些重要原則?

  (2)歸納其主要內容并闡明其影響。

  39.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而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

  ——張伯倫1938年9月27日廣播講話

  材料二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能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同納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鄰邦”和“小國”各指誰?張伯倫所說犧牲了“小國”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國”是否達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說“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實各是什么?根據這些史實對英法對德國的政策進行簡單評論。

  40.試述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OT_page]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答案】 D

  【解題指要】 在戰國時期,各國混戰數百年,最后秦國經過統一戰爭,終于滅掉了東方六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秦國實行改革,使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的發展;同時,秦國也大力發展生產力,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大規模興修水利就是其中之一。明白了這些背景就會很自然地選擇D項。與此相關聯的知識要點還有泰國興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地點是在今天四川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好之后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至今仍在造福成都平原,是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創舉。

  2.【答案】 D

  【解題指要】 巨鹿之戰發生在秦朝末年的農民戰爭中,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發生在東漢末年,淝水之戰發生得最晚,是東晉與前秦之間的一場戰役。如果了解了這四次戰役發生的時間,回答此問題則相當容易。因此應當牢記這四場戰役發生的先后順序,并且應該知道四場戰役的作戰雙方、地點及結果。對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三場戰役,還需要掌握具體內容和深遠影響。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他注意招攬和提拔人才,注重農業生產,保證了軍糧供應。因此,勢力日益壯大。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進行決戰,曹軍大勝,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赤壁之戰發生在208年,曹操親率20多萬大軍南下。孫權、劉備聯軍不足5萬人,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與曹軍決戰,大敗曹軍。此戰役導致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淝水之戰發生在383年,前秦軍隊與東晉軍隊決戰,結果東晉以少勝多。此戰役導致了南北朝局面的出現。

  3.【答案】 B

  【解題指要】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之一。很多人往往只記住活字印刷的有關知識,對于活字印刷的前身雕版印刷則不大重視,實際上,雕版印刷也很重要,經常成為考試的要點。其實,只要知道活字印刷產生在北宋,也就容易記住雕版印刷的發明是在北宋前的隋唐時期。至于本題中的其他兩個選項應當看做是干擾項而不應考慮選擇。 4.【答案】 C

  【解題指要】 1127年,北宋皇帝被金軍俘獲,北宋滅亡。宋康王趙構先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旋即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開封為北宋首都,建康為南朝首都,洛陽與首都無涉,三者皆非正確選項。

  5.【答案】 D

  【解題指要】 元曲是元代雜劇和散曲融為~體后形成的藝術形式。元代大劇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竇娥冤》。其他三個選項都是著名宋詞作品,不應在本題中考慮選擇。

  6.【答案】 A

  【解題指要】 明朝的政治制度內容很廣泛,應該記清。明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威脅皇權的丞相制度,將自秦朝以來形成的丞相掌握的中央行政權力分給六部,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避免了相權與皇權的矛盾,加強了君主的權力。從明朝開始,中央廢除了丞相制度,因此 A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其他三項都是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內容,應當作為問答題去準備。

  7.【答案】 B

  【解題指要】 八旗制度與滿族興起和壯大直接關聯,其創建者是統一女真各部的努爾哈赤。滿族自稱滿洲,是由東北地區的女真族發展來的。明朝后期,努爾哈赤把女真人編成八旗,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立政權,定都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國號金,史稱后金。后來把都城遷到沈陽。這是有關努爾哈赤的全部知識要點。清朝初年的歷史重點在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人。順治正式成為入關后的第一個清朝皇帝,努爾哈赤被追尊為太祖皇帝。與此相關聯的知識要點是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改國名后金為清等,也是經常出現的考試題目。另外,要知道八旗制度是軍政合一的制度,該制度的實行,極大地加強了女真(滿洲)的軍事力量,在統一各部落、建立國家以及入關以后統治全國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8.【答案】 B

  【解題指要】 這是一道簡單的知識記憶題。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遭英法聯軍野蠻洗劫并焚毀。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圓明園再次遭到破壞。

  9.【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歷史事件的比較分析能力,難度較大。太平天國同以往農民起義的不同點,也就是它的新的時代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肩負起了反對資本主義侵略的歷史使命,二是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主張。

  10.【答案】 D

  【解題指要】 這是一個能力考查題,要求考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概括、提煉。根據中國共產黨成立前涉及的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等歷史內容,可提煉出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所具備的歷史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課本上涉及內容較少,容易漏選。

  11.【答案】 C

  【解題指要】 中共二大準確地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認為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因此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基于這一認識,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這也是黨的最終奮斗目標。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奮斗目標是:****軍閥,****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黨的最低綱領,也就是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回答問題時要注意審題,讀懂題目中的一些關鍵詞。

  12.【答案】 B

  【解題指要】 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我們學習歷史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之一。具體來說: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使命;1924年,中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要形式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在國共兩黨的共同推動下,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開始北伐。

  13.【答案】 B

  【解題指要】 這是一道知識記憶題,解題的關鍵要讀懂史料。相關的知識點包括:1947年春天,******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被粉碎,******軍隊被迫放棄全面進攻的計劃,改為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我軍的戰略就是兩翼牽制、中央突破:山東、陜北牽制敵軍主力;劉伯承、鄧小平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像尖刀插入******統治的心臟地區。隨后,陳賡、謝富治所部南渡黃河,陳毅、粟裕率部進攻豫皖蘇地區,三軍呈品字陣勢,逐鹿中原。

  14.【答案】 C

  【解題指要】 這是一道分析思考題,涉及的概念和知識點比較多,要注意理解分析。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1992年召開的黨的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5.【答案】 A

  【解題指要】 新航路開辟實際上是一場社會根本變革的外在表現,而推動歷史上社會變革的最根本動力就是生產力的發展以及所催生的新的生產關系。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是A。B項中一本書的流傳可能會成為引起人們對東方的興趣與熱情的因素,C項說的商業危機是經濟格局變化的結果,D項屬于科技領域的新發展,它們都不能成為新航路開辟的最根本原因。本題只要領會了“最根本原因”的真實含義就可以輕松作答了。

  16.【答案】 C

  【解題指要】 這四位君主,在講述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史時都曾涉及。判斷正確選項的關鍵在于:查理一世是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君主,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被****;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八雖然都是法國波旁王朝君主;但前者在1715年去世,后者在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時期才上臺。

  17.【答案】 B

  【解題指要】 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社會主義運動發展階段之間的關系。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一個劃時代事件。如果說此前階段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運動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基本上還是處在自發的、分散斗爭階段,那么此后由于有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無產階級的政治與經濟斗爭更加有組織性和明確的目的性了。因此B項是正確的。A項在馬克思主義出現之前就已經形成了;C項當時還未出現,因為馬克思主義還要經歷一個逐漸被工人運動認識和接受的過程;D項是巴黎公社失敗后馬克思、恩格斯總結了其經驗之后提出的論斷,而它的實踐則是到十月革命時期了。

  18.【答案】 D

  【解題指要】 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經濟危機所說明的問題的認識,也考查考生透過歷史現象洞察歷史發展趨勢與規律的能力。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世界經濟危機,之所以從美國爆發后迅速擴展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經濟地位的提高,它對歐洲特別是對德國的扶植,以及各國之間經濟金融聯系的加強都有關系。戰后歐洲地位的衰落和美國成為頭號強國,尤其是通過戰爭借款使美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債權國,使歐洲更加仰仗美國的幫助與扶植;美國借助扶植戰敗的德國與歐洲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德國由此成為“美國一傷風就馬上打噴嚏”的國家;而德國的“噴嚏”又通過賠款、借款等多種渠道直接“傳染”給包括法、英在內的歐洲很多國家,從而引起連鎖反應。這都說明美歐經濟一體化程度比第一次世界大戰

  前要高了很多。美歐經濟一體化又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D項是正確選項。 A項只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有矛盾,與題意不符;B項表明的現象還不是當時美國能夠做到的,美國當時還沒有絕對實力可以左右世界經濟發展趨勢;C項雖然是事實,但不是本題歷史現象說明的問題。

  19.【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的認識,以及怎樣正確看待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題干中所指的是1943年12月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前者發表在反法西斯盟國準備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前夕,后者則發表于歐洲戰場戰事結束,盟國準備對日做最后的打擊之際。而作為牽制日軍兵力最多的中國戰場,在這兩個關鍵時刻的作用尤為凸顯出來:前一個時刻需要中國戰場能夠更多地吸引住日軍兵力,使它不能抽出更多兵力投入太平洋戰區,這樣美國可以從那里抽調更多艦只支援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行動;后一個時刻,盟國需要中國抗日力量全力配合,以盡快結束戰爭。同時,從中國方面說,與盟國協調戰略,配合行動并得到盟國的援助,也是抗擊日本侵略者所必需的。C項表明的正是這個意思。 A項表示的事件不正確,英美從很早時候就開始關注日本的侵華問題了,只是沒有做出積極反應。B項不是事實,因為與英美共同發表這兩個文件,還不能表明中國取得了和英美同等的國際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他戰場上,中國的作用還是有限的。英美的主要對手還是德國,擊敗納粹德國是英美首要的戰略目標,因此D項不正確。

  20.【答案】 D

  【解題指要】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政治軍事集團,不會使用通用的貨幣;“經互會”存在時期還沒有歐元;歐洲共同體的一體化程度還沒有發展到統一貨幣的程度。

  21.【答案】 B

  【解題指要】 本題實際考查的是埃及地理環境特征,主要是塑造地表形態的外力作用類型。首先應由“獅身人面像”推知該地為北非的埃及,大部分屬于干旱的沙漠環境,這種環境中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風化和風蝕作用。故B選項正確。

  22.【答案】 B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等值線圖的判斷。在等值線圖中,判定高、低值的方法可以依據“凸低為脊,凸高為谷”的原理,在等高線圖中,等高線向低值方向凸出的地區,地形為山脊,反之為山谷。故選B項。

  23.【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了運用經緯網定位的能力,以及我國陸地自然帶的空間分布這一知識點。考生應熟記北京的經緯度位置為40°N,116°E,由此可知題目中的地點位于北京東南方向不遠處,仍屬于華北地區的范圍,植被同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選項正確。

  24.【答案】 B

  【解題指要】 本題實際考查的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能源供應類型。廣西降水豐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屬丘陵山區,河流落差明顯,水能資源豐富。

  25.【答案】 D

  【解題指要】 本題旨在考查熱帶雨林帶分布地區的熟悉程度。熱帶雨林帶分布的緯度位置較低,歐洲和南極洲是沒有熱帶氣候的大洲。

  26.【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不同季節的氣候特征和特殊現象。其中A項為錯誤表述,因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緯度均接近或超過40°N,副熱帶高壓難以影響到這一地區。B項提到的伏旱天氣出現在7、8月份的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題意不符。D項所說的寒潮,多發生于秋末和初春時節,9月底還不常見。故答案選C。

  27.【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的是對水循環過程的理解,以及我國河湖的分類。“參與海陸間循環”可解讀為分類屬于外流河湖。故答案選C。洞庭湖與長江相連,屬于太平洋水系;雅魯藏布江屬于印度洋水系;額爾齊斯河屬于北冰洋水系;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屬于內陸湖,未參與海陸間循環,因此C選項正確。

  28.【答案】 A

  【解題指要】 本題實際考查的是考生對世界海陸分布圖中各大洲、大洋的位置的理解。雖未出現地圖,但考生應該做到“心中有圖”。B項錯在亞洲不直接瀕臨大西洋,C項遺漏了南極洲,D項符合條件的大洲應有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四個。故選A項。

  29.【答案】 D

  【解題指要】 本題實際考查的是我國主要山脈的分布大勢。大興安嶺、太行山均為東北—西南走向,橫斷山脈在第一級階地,只有賀蘭山符合設題要求。故D項正確。

  30.【答案】D

  【解題指要】 該題考查世界七大洲所處地理緯度的基礎知識。七大洲中歐洲、北美洲大部分處于中、高緯地區,赤道不可能穿過它們。南極洲位置更明顯,不必解釋。而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均不在極圈范圍。唯有亞洲既有地處赤道的地區,即為赤道所穿過,又有部分地區在極圈之內,故D是正確選項。

  31.【答案】 C

  【解題指要】 解決城市道路擁擠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規劃城市道路,使城市各功能區間的聯系便捷。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植樹綠化都是解決城市大氣污染的措施,建寬敞的道路不是解決擁擠的根本措施。故答案選C。

  32.【答案】 A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舉措。三江平原屬于我國典型的濕地生態系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大規模墾荒,變“北大荒”為“北大倉”。隨著認識水

  平的提高,人們已發現我國已經不再適合通過擴大耕地面積來提高農業產出,而是應當提高科技投入,走生態農業之路。三江平原的生態價值遠高于它的生產價值,停止墾荒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和代際公平性原則。故A項正確。

  33.【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有關我國農業生產的知識。在我國西北地區,水源是影響農業生產的制約性因素之一,一些灌溉農業區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發展,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依賴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灌溉;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農業生產是引黃河水灌溉生產,故應選C。

  34.【答案】 C

  【解題指要】 本題考查有關南亞次大陸的知識。“南亞次大陸”指的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亞歐大陸的南延部分,包括大陸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等國,不包括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島國。

  35.【答案】 A

  【解題指要】 西北地區因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降水量越來越少,導致一些自然現象的遞變。但在新疆西部、北部地區,受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澤,降水量又較多,故選A項。

  36.【答案】 D

  【解題指要】 內蒙古高原平坦開闊,地形坦蕩;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顯著,地表崎嶇不平;四川盆地內部水熱資源豐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常綠闊葉林;東北平原黑土廣布,土壤肥沃。因此D為正確選項。

  37.【答案】 B

  【解題指要】 該題主要考查所列四種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及判斷能力。其中對市場依賴性最大的是食品工業。其主要原因是工廠距市場近利于食品保鮮不霉變。故B選項為正確答案。

  二、非選擇題

  38.【參考答案】 (1)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體現了“人民主權”或“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原則。(2)①主要內容包括: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國民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還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國家政治體制。②影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封建****制度的進步意義。

  【解題指要】 回答此題應聯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產生的歷史背景,也就是聯系革命派發動革命的目的,是為了在中國****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因此它主要體現的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主權在民”、“三權分立”等。理解了這些,就能回答出它的內容及影響(意義)。

  39.【參考答案】 (1)“鄰邦”是指德國,“小國”是指捷克斯洛伐克;犧牲“小國”以使英國避免戰爭,但并沒有達到目的,英國最終卷人戰爭。(2)1939年德國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國戰敗投降成立傀儡政權。英法對德政策總想使自己遠離戰火,但最終害人害己;在侵略勢力面前,只有團結抵抗才能制止侵略。

  【解題指要】 本題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關系,反映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推行綏靖政策,縱容納粹德國侵略擴張的史實。材料一選取了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的一次講話,從時間上能看出這是在《慕尼黑協定》簽訂之后,而張伯倫正是在為英國的政策進行辯護,他的一個主要說辭,就是無論如何要使英國避免戰爭,為此犧牲一個小國是理所應當的。當然這只是張伯倫的一廂情愿,希特勒并沒有按照張伯倫希望的那樣行事。在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國又進攻英法的盟國波蘭,英國也由此卷入了戰爭。回答問題(1)時,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看清楚這里所說的“鄰國”指的是誰的鄰國,這里不是指英國的鄰國,而是接下來說的那個“小國”的鄰國。其次,這個小國指的是哪個國家?這就要從發表演說的時間上進行判斷了。1938年9月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英法德意的慕尼黑會議,會議的主要“成果”就是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出賣給了德國。和與會的四個大國相比,捷克斯洛伐克是個小國。張伯倫最有可能說的就是它。最后,張伯倫為這種出賣找出了“理由”,那就是為了使英國避免戰爭。本問中的最后一問實際上是一個跳躍,從1938年9月跳到了1939年9月之后,通過聯想那時的史實來分析張伯倫的目的是否達到了。

  材料二選取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次談話。這是一個反思性的談話,回顧了兩年以來的事件,總結出了其中的教訓,核心的一點就是不能對納粹德國姑息退讓。回答問題(2),首先從時間上界定“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發生的范圍。材料中提到的“過去兩年”是一個關鍵。1939年和1940年兩年中,姑息納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39年3月德國終于扯下了遮羞布吞并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40年法國在德國的打擊下迅速敗亡。前者使英法此前的一切推脫責任的說辭徹底破產,對希特勒的僥幸心理徹底破滅;后者更是讓法國嘗到了自釀的苦酒。而這也給了后人很多方面的啟迪。

  40.【參考答案】 英國工業革命從棉紡織業開始。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1765年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的珍妮紡紗機,1769年鐘表匠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9年工人克隆普頓發明騾機,這三個發明提高了紡紗的速度和質量;1785年工程師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把織布速度提高了40倍。1785年,徒工出身的機械師瓦特發明了復動式蒸汽機,為紡織機器提供了方便、實用、大功率的動力;蒸汽動力的使用是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就。新的運輸工具也被發明出來,1807年美國發明家富爾頓發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運輸能力;1814年英國煤礦工人出身的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1825年試車成功,19世紀30年代英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鐵路建設。到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基本完成,大機器生產代替了工場手工業,機器制造業也已出現了,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解題指要】 本題要點有四個:一是要牢記英國工業革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這樣就可以很順暢地把這個行業中出現的一系列發明創造都羅列出來了;二是要全面準確地答出這些發明創造的內容,從紡紗到織布,從工作機到動力機,從生產到運輸;三是要點出這些發明創造中最

  重要的標志性成就是蒸汽動力的使用;四是要說明這些發明創造的意義——大機器生產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以上是浙江省的成人高考高起專史地綜合模擬題,更多成考模擬試題請進入網站:寧波鄞州明日專修學校 http://www.nbmrxx.com


分享到:
最新優惠
本月報名可享受學校補助1000元
教育局推薦:先拿到文憑 再付清學費
QQ客服
 
 
 聯系方式
電話:0574-872299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av毛片免费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樱花动漫在线观看免费版| 大香伊蕉日本一区二区|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99re在线视频精品|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另类|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毛片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成免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h视频|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